面試指導:論如何揭示哲理故事背后的啟示
哲理故事類的題目在各類面試考試中出現頻率較高、難度較大,是廣大考生的“攔路虎”。其中,考生們在應對這類題目時,最棘手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不知道如何從給定材料信息中提取出故事背后蘊含的道理啟示。為此,中公教育專家給各位考生介紹一些揭示哲理故事背后蘊含的啟示的方法,以便考生們在應對這類題目有抓手、有方向。
一、感性分析
1.含義
感性分析指的是運用自身的經驗、價值觀念等,對材料中“主人公”的某種行為、處事方式進行價值評判。這種評判主要是感性的認知,要么是一種價值認同,要么是一種價值駁斥。它主要體現的是考生的價值觀念是否符合當前社會發展的基本價值追求。
2.運用
【例題】在戰爭期間,有一匹馬和一頭牛。馬選擇上戰場,做了戰馬,加入了軍隊。牛覺得自己不適合上前線,就留在了家鄉繼續耕田。戰爭勝利后,馬而返,牛羨慕地對馬說:“你在前線能夠馳騁戰場,非常勇敢。”馬很謙虛地對牛說:“你日夜辛勞,在后方耕田也很好啊。”請結合實際談談你對這個寓言的理解和認識?
【中公解讀】通過對題干材料中馬、牛的行為進行分析,不難發現以下幾點:
(1)馬選擇前往戰場,成為了一匹戰馬;牛選擇在家鄉耕作,成為一頭耕牛。馬、牛的這種選擇其實都是各自對自身優勢和長處、劣勢和不足的準確認識,都做出了適合自己的選擇。眾所周知,馬非常勇猛、善于奔跑且速度快,比較適合在戰場上飛奔,而牛速度不快,但耐力好、勁大,比較適合在田地里耕作。通過對馬、牛的這種行為進行分析,由此聯想到人,啟示我們要準確定位好自己,做自己擅長的,選擇自己適合的,這樣的概率會很大;
(2)馬在戰場上勇敢的馳騁、牛在家鄉的田地里日夜辛勞。這是馬、牛在作出各自正確的選擇之后而付出的行動。這啟示我們,當做出了選擇之后,不能坐享其成、無憂無慮,我們仍然需要不懈地奮斗和努力、拼搏和挑戰;
(3)當牛對馬取得的成績表達羨慕之情時,馬卻很謙虛并能看到牛所付出的辛勞。對馬的這種行為進行分析,可以得知當我們取得了些許的成績之后,不能驕傲自滿,要時刻抱有謙虛的心態,并能夠看到他人身上的長處,這樣團隊成員之間的關系就會更加和諧,氛圍就會更加融洽。
二、理性分析
1.含義
理性分析指的是因果分析,即通過分析材料中的因果關系,由材料中呈現出來的結果狀態,推導產生此種結果的原因。原因即道理。
2.運用
【例題】有則寓言:野狼和獅子同時發現了羚羊,它們商量好一起去追捕那只羚羊,先由野狼把羚羊撲倒,然后獅子上前將其咬死。面對到手的獵物,獅子意欲獨吞,試圖先把野狼咬死。盡管野狼拼命抵抗后死去,但此時獅子已身受重傷,也無法享用美味了。你讀完這則寓言故事,有何感悟?
【中公解讀】運用因果分析法,結合題干信息,得出如下幾點:
(1)之所以“獵物到手”,是因為獅子、狼商量好一起追捕,并且由狼將其撲到、獅子將其咬死。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分工、合作能夠實現共贏,啟示我們要懂得分工與合作。
(2)之所以“狼死獅傷”,是因為雙方發生了一番打斗。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惡性競爭致使兩敗俱傷,告誡我們要秉承良性競爭。
(3)之所以雙方發生打斗,是因為獅子想要獨自享受羚羊的美味,但野狼肯定不愿意。因此,可以看出貪得無厭不僅害人還會害己,這就告訴我們不能貪,要知足才能常樂。
(4)之所以先前雙方商量好到后來一死一傷,是因為獅子單方面撕毀了協定,毀約了、變卦了。這啟示我們:失信于人終究釀成大禍,告誡我們要誠信做人、誠信做事。
綜上,在哲理故事類題目揭示材料蘊含的道理時,既可以采用感性認知的方式,評判材料中“主人公”的某些行為和做法,予以價值判斷,也可以根據材料中的因果邏輯關系進行推導分析。如此,揭示材料中蘊含的道理啟示將不費九牛二虎之力。
(責任編輯:李明)
- 2024廣東江門市鶴山市考試錄用公務員擬錄用人員名單公示(第八批)
- 2025中共信宜市委辦公室考試錄用公務員擬錄用人員公示(第二批,廣東)
- 2025廣東省航道事務中心及下屬單位擬錄用公務員公示(第一批)
- 2025云南玉溪市檢察系統公務員考試擬錄用人員公示(二)
- 2025遼寧丹東市各級機關及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考試錄用公務員 (工作人員)擬錄用人員的公告(第二批)
- 2024湖北十堰市直機關遴選公務員擬試用人員公示(第二批)
- 2025廣東省航道事務中心及下屬單位擬錄用公務員公示(第一批,23人)
- 2025四川自貢市遴選公務員筆試報名情況統計 (截至7月4日12點)
- 2025中共廣東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考試錄用公務員擬錄用公示(4人)
- 2025廣東清遠市陽山縣考試錄用公務員擬錄用公示(第六批,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