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讓傳統文化擁抱世界
熱點背景:
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國家文物局有關負責同志透露了這樣一組數據:最近三年,每年入博物館的參觀人數增量都在一億左右,今年春節假期期間博物館人氣爆棚,7天假期4.15億旅游人次,其中有40%以上走進了博物館。還有記者在兩會首場“委員通道”采訪時提到,故宮舉辦的“紫禁城里過大年”活動非常,一票難求……這些都表明中華傳統文化穿越時空的恒久魅力,也讓人們為傳統文化煥發新姿而感到振奮。
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進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博大精深的燦爛文化。在當下,如何“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已成為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試想,如果傳統文化失去了與時代的連接、缺少了與現代人的情感溝通和心靈默契,“僅止于幾個人在書房中互相嘆賞”,那和一堆零散的符號、呆板的素材又有什么區別?只有從“沉睡”中再出發,從“館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才能涵養出更具時代特色的、富有創新力的文化自信。(源自《人民網》)
模擬試題:
2019年初,故宮舉辦的“紫禁城里過大年”活動非常,讓游客認識了真正的故宮,互聯網+刺繡的文創產品十分獨特,深受年輕人喜愛,“非遺”文化進校園、進課堂,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中國民樂走向海外,讓世界了解中國特色。當前,我國各地紛紛探索新方法,讓傳統文化“活”了起來,對此,請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1.表明主要態度:
作為一名中國人,看到我國的傳統文化“活”了起來,不僅吸引了國人的高度關注還能夠走出國門,展示出了我國傳統文化的自信,讓我覺得非常驕傲和自豪。
2.結合題干信息分析論證意義:
(1)傳統文化“活”起來,是一種創新的體現。當前,不少地方通過越來越多的形式融通古今,創新,正是一次次的與當下實際的結合,才能讓傳統文化帶給人們耳目一新的感覺,同時,也讓傳統文化自身更加具有“時代感”更容易被年輕人所接受;
(2)符合當前人們內心深處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認同,隨著國家的強大,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也有了很大的,人們越來越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富足,對于傳統文化的認同感,也有了很大的,現在各個地方的創新舉措,恰恰是滿足了當前人們的精神需要;
(3)是傳統文化走出去的一種體現,有利于延續中華文脈,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也有利于讓世界了解和認識中國,讓中國走向世界,形成文化交流的正向循環。
3.提出對策:
(1)正確對待外來文化,要做到既不簡單拿來,也不盲目排外,吸收借鑒國外文明成果,豐富和發展中華文化。也就是說,傳承發展中華傳統文化,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
(2)傳統文化的發展,要真正與民眾的日常生活建立起聯系,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只有更貼近現實、更貼近群眾,傳統文化才能真正走進人們心中;
(3)積極開拓創新,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充分激發傳統文化發展的活力,讓更多的年輕人能夠參與其中,做傳統文化的傳承人。
(4)政府鼓勵并且支持傳統文化創業創新項目,進行政策的扶持和傾斜,媒體進行積極廣泛宣傳,形成全民熱愛傳統文化的社會氛圍。
(5)推進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擴充教師隊伍,優化課程設計,使城鄉新增勞動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