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國考行測邏輯填空:從“行不行”到“好不好”
邏輯填空在行測考試中是一個比較常見的題型。很多同學在做邏輯填空題目時犯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總在考慮這個選項填進去能不能讀通順,那個選項“行不行”,最終的結果就是糾結兩三個選項,最后蒙一個看起來順眼的。這樣的思維非常不可取。之所以稱謂“邏輯填空”,是因為文段中有其內在的邏輯性。因此,在做邏輯填空時要“找邏輯,覓呼應”,而的選項,往往就是呼應最強,最為契合的選項。中公網校專家帶大家一起來看題目:
【例題一】為了抵御金融危機,各國政府共同放松信貸、降低利率、發行貨幣,就是為了加大流動性,滿足資本盈利的要求??墒?,這無疑是種______的方法,因為,資本在獲得利潤滿足后必然把更大的危機丟給社會。
填人劃橫線部分最恰當一項是:
A.飲鳩止渴 B.寅吃卯糧 C.殺雞取卵 D.竭澤而漁
【中公解析】答案選擇A項。四個詞匯有些相似,但也有輕微差別。“殺雞取卵”、“竭澤而漁”比喻目光短淺,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發展。“寅吃卯糧”同樣含有目光短淺之意,但是還應體現當前狀況很吃緊。“飲鴆止渴”在目光短淺的基礎上強調會產生嚴重后果。題干中空處形容上述“方法”,后文提到“資本在獲得利潤滿足后必然把更大的危機丟給社會”體現出會產生嚴重后果,因此選擇包含此意的“飲鴆止渴”就變得順理成章。而B、C、D都沒有此呼應,故選擇A項。
【例題二】對當前教育不足的反思,讓家長們的目光______地轉向了傳統德育。但傳統德育自身有著一整套方法,不能______,應全面了解和運用,才能起到實效。
依次填人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不假思索 以偏概全 B.不約而同 斷章取義
C.不謀而合 穿鑿附會 D.義無反顧 望文生義
【中公解析】答案選擇B項。第二空,“不能...應...”提示空處和“全面了解和運用”形成相反相對的關系。即空處大意應為“了解不夠全面”。“以偏概全”強調表述上的錯誤。“斷章取義”表示截取全文的一段,不顧整體的意思。強調理解上的錯誤。“穿鑿附會”強調胡亂解釋。“望文生義”強調解釋的不正確。文中提到“應全面了解”,空處與之相反相對,應田“斷章取義”,呼應明顯。第一空“不約而同”代入同樣合適,故選擇B。
通過兩道題目的分析,中公網校專家相信各位同學應該能體會到,之前慣用的“行不行”的思維很容易走向誤區,不利于做題準確率的,而“好不好”的思想才是學習邏輯填空是應該具備的思想。不要糾結通不通順,而要考慮呼應夠不夠強烈,這樣,你才能夠在邏輯填空題目中選出“最優解”,才能夠在行測考試中“高人一等”。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