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國考行測技巧:材料閱讀對資料分析的重要性
資料分析是行測考試中常考的一類題目,題干基本由文字和圖表構成。資料分析一方面考察的是考生從材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則考察考生數據分析計算能力。要想做好資料分析,材料閱讀是關鍵。中公教育專家建議大家閱讀材料時一般做好三步即可,讀時間,讀統計指標,看數據。
一、如何讀
(1)讀時間。時間在資料分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根據時間的不同,我們將資料中所反映的數據分為基期所對應的的數值和現期所對應的數值。比如:
“2015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45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98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041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100萬人。”此段材料中的2015年末即為現期,相對應的比較時期上年末—2014年末則為基期。
(2)讀統計指標。統計指標直接指向我們列式時所需要的具體數據,所以在閱讀材料時我們可以有針對性的吧文段中的指標標注出來。例如:
“2015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45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98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041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100萬人。全國就業人員中,第一產業就業人員占28.3%;第二產業就業人員占29.3%;第三產業就業人員占42.4%。”此段文字中涉及的主要指標有:全國就業人員、城鎮就業人員、一產業、二產業和三產業就業人員占比。
(3)看數據。在資料分析中我們將數據分為兩類—量和率。量為帶有統計單位的數。率為不待統計單位的相對數。例如:
“全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32195億元,比上年增長16.6%,其中征繳收入23717億元,比上年增長12.4%。”在這段材料中,全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32195億元和征繳收入23717億元都是具體的統計量,16.6%和12.4%是率。
二、資料分析中材料類型
(1)純文字類;如:2015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45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98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041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100萬人。全國就業人員中,第一產業就業人員占28.3%;第二產業就業人員占29.3%。對于純文字類的材料,大家除了要讀時間,讀統計指標,看數據。還要注意文段內材料信息間的總分,并列關系。
(2)文字和圖表結合
2014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213.5萬億元,同比增長7.9%,比上年回落1.6個百分點。
2014年全國社會物流總費用10.6萬億元,同比增長6.9%。其中,運輸費用5.6萬億元,同比增長6.6%;保管費用3.7萬億元,同比增長7.0%;管理費用1.3萬億元,同比增長7.9%。
讀文字圖表相結合的材料時要注意文字和圖表信息的關系,如此題,第一段文字和表格之間為總分關系,第一段文字與圖型之間也是總分的關系。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