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技巧:相容性選言命題推理規則的應用
在行測邏輯判斷的各個概念中,相容性選言命題是復言命題的重要一環。學好相容性選言命題這一節的知識,對于復言命題的理解,至關重要。在這一節中,有一種常型,就是利用相容性選言命題的矛盾關系或者推理規則去解決相應題目,下面中公教育專家帶大家逐步認識一下相容性選言命題。
選言命題是指若干個判斷至少有一個存在的命題,相容性選言命題是表示這若干個判斷可以同時存在的選言命題,經典形式是A或B。例如王小明喜歡踢足球或者喜歡打籃球。這個相容性選言命題是斷定“喜歡踢足球”和“喜歡打籃球”兩種情況至少有一種存在并且可以同時存在的。
相容性選言命題的真值情況如下:
綜上,當一個支命題為假時,另一個支命題和相容性選言命題同真假。
相容性選言命題的矛盾關系:相容性選言命題要求至少有一個支命題成立,故要求相容性選言命題的矛盾,需要否定每一個支命題,即“A或B”的矛盾是“非A且非B”。例如,“王小明喜歡踢足球或者喜歡打籃球。”的矛盾就是“王小明既不喜歡踢足球,也不喜歡打籃球。”
相容性選言命題的推出關系:
1、當A或B為假時,我們能夠得到A假、B假。
2、當A或B為真時,A(B)假,得到B(A)真。
相容性選言命題的否定式推理:已知相容性選言命題為真的前提下,否定其中一個支命題,另一個支命題必定為真。例如,“王小明喜歡踢足球或者喜歡打籃球。”若該命題為真,則不喜歡踢足球→喜歡打籃球;不喜歡打籃球→喜歡踢足球。即“否肯式”推理有效。
相容性選言命題涉及到的題目中,根據已知和提問,我們可以將他們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以真求假”型,這類題目更多的是考察相容性選言命題的矛盾關系;另一類是“以真求真”型、或者“以真求不確定”型,而這類題目更多的是考察相容性選言命題的推出關系。下面我們就來看兩道例題:
例1. 4月以來,禽流感愈演愈烈,有專家指出:禽流感得以傳播的原因是禽類動物的龐大數量或者人類免疫能力的下降。
如果上述為真,則以下選項必定為假的是:
A.禽流感得以傳播的原因是禽類動物免疫能力的下降。
B.禽流感得以傳播的原因是人類免疫能力的下降。
C.禽流感得以傳播的原因不是人類免疫能力的下降。
D.禽流感得以傳播的原因既不是禽類動物龐大的數量,也不是人類免疫能力的下降。
中公解析:題干是一個相容性選言命題,“是禽類動物的龐大數量或者人類免疫能力的下降”,即A或B為真,則其矛盾命題非A且非B,即“既不是禽類動物龐大的數量,也不是人類免疫能力的下降”一定為假,故選D項。
例2.或者所有客人盡情玩樂或者有些客人隱藏他們的真實感受。沒有坦率的人會隱藏他們的真實感受。所有客人都是坦率的人。由此可見:
A.只有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才能盡情玩樂
B.有些客人隱藏了他們的真實感受
C.所有客人都盡情玩樂
D.盡情玩樂才能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
中公解析:由“沒有坦率的人會隱藏他們的真實感受”、“所有的客人都是坦率的人”可知:所有的客人都沒有隱藏他們的真實感受;相容性選言命題“或者所有的客人盡情玩樂或者所有的客人隱藏他們的真實感受”為真,若第二個支命題為假,則第一個支命題一定為真,即所有的客人都盡情玩樂。故選C項。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