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國考行測言語理解主旨觀點題選項分析
在行測言語理解中,主旨觀點題屬于一類重點題型,有的考生在做題時很快能夠找準主旨,但是在選擇選項的過程中卻十分地糾結,這時候就需要我們保持高度的警惕,能夠準確辨別選項的錯誤類型,排除干擾,找到正確選項。接下來中公教育帶大家先來了解一下在主旨觀點題中常見的選項設錯類型:
第一種:無中生有,這種選項在題中一般比較好判斷,多為題干中沒有但是考生喜歡主觀臆斷而錯選的選項。
第二種:針對非重點的內容設置,這種選項的內容一般原文會有涉及,但是不是文段強調的重點,所以其實我們要找準文段重點。
例1、我國要在21世紀中葉建成世界科技強國,科學文化建設將在這個歷史進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這個方面,我們有必要增強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不僅表現在對既往文化貢獻與價值的認同上,更表現在融匯各種優質的文化資源、創造新文化的信心和決心上。盡管全面挖掘和傳承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科學因素、充分認識我國歷史上對科學發展做出的貢獻十分必要,但更需要思考如何在未來的科學發展和科學文化建設上,做出對世界有重要貢獻的新成就,這應該是增強文化自信更重要的一個方面。
這段文字主要說的是:
A.文化自信表現在文化資源的整合和創新上
B.科學文化發展是建設科技強國的核心
C.判斷中國科學發展對世界所做貢獻的標準
D.科學文化建設中增強文化自信的途徑
正確答案:D
【中公解析】文段第一句話闡述科學文化建設,引出第二句話強調要增強文化自信,后文補充說明從哪些方面增強文化自信,所以文段重點強調在科學文化建設中如何增強文化自信。A項,文化自信表現在文化資源的整合和創新上,知識文段解釋說明的內容,屬于非重點,排除。B項,科學文化發展是建設科技強國的核心,沒有文段主題——文化自信,排除。C項文段沒有涉及,屬于無中生有,排除。D項為原文概括的重點,正確。所以本題選D。
第三種:針對重點內容設置的錯誤選項主要特征為過度推斷、偷換概念或者表述籠統,這樣的選項通常迷惑性較大,需要我們找到主旨之后認真比對再進行選擇。
例2、如今,我們已經生活在信息時代。我們掌握的數據庫越來越全面,它不再只是我們手頭的一點點可憐的數據,而是包括了與這些現象相關的大量甚至全部的數據。我們不再需要那么擔心某個數據點對整套分析的不利影響。我們要做的就是接受這些紛繁的數據并從中受益,而不是以高昂的代價消除所有的不確定性。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 所有的數據信息都不可避免地具有不確定性
B. 某單個數據點對整體分析并無大的消極影響
C. 大數據用概率說話,而不是囿于“確鑿無疑”
D. 大數據時代,要學會接受并甄別紛繁與混亂
正確答案:C
【中公解析】文段第一句說明了背景是信息時代,接著論述我們掌握的數據庫越來越全,說明我們不再需要那么擔心某個數據點對整套分析的不利影響。最后一句通過我們要做得出作者的觀點,即接受紛繁的數據并從中受益,而不是消除不確定性。A項“所有數據”表述過于,排除;B項為文段非重點,排除;C項是文段重點內容的概括,正確;D項具有迷惑性,“甄別”不能從文段得出,排除,所以本題答案為C。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