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廣東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誠聘博士后1人公告
2010年10月,經省人社廳批準,中心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先后和中山大學、南方醫科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南京醫科大學、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等多家流動站聯合培養博士后32人,目前有在站博士后4人。
博士后作為新生力量,助力中心科研攻關取得長足發展。近3年,中心博士后累計發表SCI論文76篇,獲得項目資助58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項,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14項(含特別資助2項,一等資助2項),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8項,發明專利20余項,認定為深圳市高層次人才19人次。
【課題組介紹】
課題組:病原微生物檢驗所三名工程團隊&清華大學基礎醫學院程功實驗室
合作導師:石曉路,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原微生物檢驗所所長、BSL-3實驗室主任,深圳市高層次專業人才,廣東省杰出青年醫學人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評審專家,加拿大國家微生物實驗室訪問學者,國家衛健委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評審專家,CNAS技術專家。以病原體快速診斷、耐藥和致病機制作為主要研究方向。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主持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深圳市科創委等10余項,參與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自然基金項目等10余項,發表論文100余篇。
清華大學基礎醫學院程功實驗室長期致力于蟲媒病毒感染致病機理、傳播機制及宿主免疫保護機制研究,從分子層面闡明多種重要蚊媒病毒感染傳播的生物學基礎。團隊經過多年努力和探索,已在相關領域學術期刊發表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成果,并推動相關研究成果應用于新型藥物和干預策略的研發。
【招聘方向】
重大傳染病防控與病毒學研究,聚焦以下研究方向:
1.流行病學研究:通過宏轉錄組測序解析新型病原譜;開展分子流行病學研究,探討病原傳播動態;研究病原干預策略及效果評估。
2.蟲媒病毒與媒介生物學研究:揭示病毒感染與傳播機制;解析病毒與宿主及媒介間的互作關系;發現抗病毒干預靶點;研發新型抗病毒策略。
3.病毒跨種傳播研究:利用反向遺傳學研究病毒跨種傳播規律;構建類器官模型研究病毒感染;揭示病毒與宿主的致病及免疫逃逸機制;研究病毒的遺傳進化與跨種傳播機制。
【招聘崗位】
崗位:重大傳染病防控與病毒學研究博士后
需求人數:1人
崗位要求:
1.恪守科研道德和學術規范,學風正派,身心健康,富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
2.已取得博士學位,以第一作者發表過高水平科研論文;
3.遵循研究所及課題組的基本目標和發展規劃,獨立開展科學研究工作;
4.獨立申請各項科學研究項目和基金;
5.協助培養研究生,完成三名工程項目任務。
【條件待遇】
1.綜合薪金:40+萬/年 (含深圳市政府博士后生活資助18萬/年,如符合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項目,綜合將達50+萬/年)。
2.科研績效:如達科研目標,滿足科研績效發放條件,可發放科研績效,為6萬/年。
3.課題申報:符合條件者,可競爭性申報國家“博新計劃”、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面上項目等。
4.生活補貼:出站留深可獲36萬生活補貼。
5.科研資助:在站獲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下計劃或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的博士后出站留深,可獲30萬元科研資助。
6.創新創業獎勵:在站在全國或廣東省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獲金獎、銀獎、銅獎的博士后留深,可獲20萬元的創新創業獎勵。
應聘資料:
1. 自薦信(包含研究經驗自述);
2. 個人簡歷(學習、工作經歷;發表文章等)。
應聘方式:
1.將應聘材料合并為一個PDF文件(10M以內),發送至郵箱:shixiaolu831@163.com,標題為“姓名+博士后崗位申請”。
2.申請材料將被嚴格,不會因任何理由向課題組以外的機構或個人透露。申請材料一經收到即進入評估程序,初審合格的申請人將通知面試。
【聯系與咨詢】
課題聯系人:石曉路,shixiaolu831@163.com
博士后政策咨詢聯系人:胡辛楠,0755-86580686
原標題: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誠聘博士后
文章來源:http://www.shenzhencdc.cn/xwzx/tzgg/content/post_1575853.html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