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建設美好生態的宜居鄉村
【熱點背景】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紀實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結合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和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推廣浙江好的經驗做法,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浙江省自2003年實施的“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有力支撐浙江鄉村面貌、經濟活力、農民生活水平走在全國前列,為我國建設美麗中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帶來實踐經驗。截至2017年底,浙江省累計有2.7萬個建制村完成村莊整治建設,占全省建制村總數的97%;74%的農戶廁所污水、廚房污水、洗滌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處理的建制村,41%的建制村實施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摘自2018年4月24日人民日報)
【熱點】
浙江省15年扎實推進“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取得了顯著成效,切實做到讓浙江農村人居環境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習近平在浙江省“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紀實中說到:“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讓廣大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對此,你怎么看?
【中公參考答案】
近年來,在全國范圍內以浙江省為代表建設了一批“環境美、建筑美、生活美、地方美”的美麗宜居鄉村。由于我國的鄉村量大、面廣,現階段美麗鄉村建設行動更加注重的村莊環境衛生整治,包括綠化整治、道路建設、基礎設施配套、民房建設等各項工程美麗鄉村的規劃編制,也更加側重鄉村物質空間的。合理規劃和配置鄉村景觀,對鄉村居民生活質量,促進美麗鄉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民生幸福是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幸福感”、“獲得感”得到政府越來越多的關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和“十三五”規劃強調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而“共享”發展實質上是要讓農民在發展中擁有更多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伴隨經濟新常態的出現,建設美麗鄉村的腳步不能停歇。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能夠進一步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目標,讓廣大農民朋友們有更多的獲得感與幸福感。為此,我們的政府應當做到以下三點。第一,尊重傳統鄉村肌理,構建聚落溫馨格局。鄉村是居民生活的核心地帶,鄉村環境影響著居民的生活質量,因此在規劃美麗鄉村時應從村落原始形態入手,深入挖掘對維護村落景觀塑造起主要作用的節點元素。第二,增加農民收入與農村內部公平并重。要明確扶貧的政策導向,把扶貧作為政府農村工作的重點,擴大農民收入來源渠道,農民工資性收入和非農經營收入的比重。第三,加大對農民非農就業和創業的支持力度。應該重視中小城鎮吸納農民就業的能力,鼓勵區位優勢明顯的地區發展現代農業和非農產業,通過市場對區域內勞動力進行有效率地整合,為農民就近從事非農工作和外出人員返鄉創業創造有利條件,使農民能夠在就業和生活中獲得幸福感。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