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國考行測資料分析如何比較大小的速度
點擊免費領取-2020國考16課時直播課(講練結合+行測申論高頻考點精講)
2020國考資料分析技巧匯總 | 2020國考言語理解技巧匯總 | 2020國考數量關系技巧匯總
2020國考判斷推理技巧匯總 | 2020國考常識判斷技巧匯總 | 國考報考指南
中公杯 | 歷年國考公告 | 歷年國考大綱 | 歷年職位 | 報名入口
資料分析在國家公務員行測考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可以毫不夸張的說,資料分析如果做的不好,進面的機會就很小。從國考資料分析的考情來看,每年考試的題量很穩定:四篇材料,每篇材料5道問題,共計20題。這20道題的類型要么是計算,要么是比較大小。根據同學們的反饋,在考試的時候,資料分析太耗費時間,尤其在分數比較大小題目上,因為材料中的數據都較大,運算起來比較復雜,導致做題速度較慢。尤其是近幾年的國考考試中,比較大小的題目所占比重越來越大,這就給大家的備考帶來了更大的壓力。中公教育專家在此為大家排憂解難。
其實考生們對資料分析存在認識上的誤區,分數比較大小的難度不是數據的大小決定的,數據之間的差距才是關鍵。那么,到底怎樣快速比較分數的大小?中公教育專家為大家帶來一種快速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橫向比較變化幅度。
什么是橫向比較?橫向比較就是需要比較大小的兩個分數,分子與分子進行比較,分母與分母進行比較。我們都知道,分式具有“分子和分母擴大相同的倍數,分式的值不變”的性質,但如果分子擴大的倍數大,分母擴大的倍數小,則分式的值變大;反之,變小。所以我們在比較兩個分數大小的時候,可以把一個分數分子和分母看成是由另一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分別通過擴大一定的倍數得到。這樣我們只需要大致估算出分子和分母的變化幅度,然后比較變化幅度就能夠確定兩個分數的大小了,如果分子變化幅度大于分母的,則變化后的數就大,反之則小。
中公教育專家相信大家只要建立起橫向比較的思維,掌握橫向比較變化幅度的方法,必定能夠快速解決分數比較大小的問題,在國考中拔得頭籌,順利進面。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