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資料分析中的殺手锏
每年行測考試都要考察資料分析,而且其所占的分值也比較大,所以資料分析是是每一位想的考生,必須要克服的難題。資料分析共有三大攔路虎,接下來中公教育專家為大家詳細介紹些殺虎妙計。
第一虎---短時間,長材料
考試中每一篇資料分析都有500-600的文字,而我們考試中根本沒有時間去讀這么長的材料,讀不懂材料,一切就是空談,所以我們必須想辦法解決材料。
殺虎第一招,資料分析雖然數據眾多,材料難懂,但是考試中我們并不需要對材料有充分的了解,我們只需了解材料中的統計指標和統計時間就可以了,其他的數據先放過不理,這樣我們就可以在30秒之內明白材料所描述的是什么以及各個統計指標之間的關系,了解了這些內容我們接下來就只需去讀題干。題干共分為兩種。第一種簡單題干,這種題干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確定時間是基期還是現期,最后一個部分確定考察的知識點,這樣通過先讀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我們就確定了本題的列式,接下來再看中間確定統計指標定位材料尋找數據就可以列出式子了。第二種題干是確定前提,這種題干都會限假設一個條件,所以我們必須先把假設的條件讀懂,讀懂之后再按照簡單題干的方法就可以列出式子了。這樣訓練100道題也就是20篇材料之后,我們第一只攔路虎就算解決了。
第二虎--公式太多記不住
在資料分析中因為概念較多,每個概念又會有很多的公式,所以很多同學學了一段時間后,公式就開始分不清,記不住,這樣即使能讀懂材料也列不出來式子,最終還是得不到。
殺虎第二招,雖然我們在學習的時候會學習很多的公式,在我們一定不能死記硬背,要學會梳理總結,這樣才能慢慢的把知識內化形成能力。其實我們整個資料分析的概念公式只分為兩類,第一類單一數據,也就是說這類概念,我們一直研究的只是這一個統計指標,只不過是這個指標在不同時間上的對比情況而已。第二類概念就是兩數之比,這一類概念它都是由兩個統計指標相比得來的,我們研究的對象是相比之后的那個結果。這樣我們將所有公式就串起來了,總共也就只有六個個公式而已,這樣就不會在混淆了。完成了這個梳理之后,第二只攔路虎也就被斬于馬下了。
第三虎----數據太大,列式復雜
我們資料分析的數據都很大,列式也相對復雜,動輒就是5位數字的加減乘除混合運算,很多同學經過了前兩關之后,在第三關就止步不前了,感覺無計可施。
殺虎第三招,資料分析的選項都不是精確的數字,考試也沒要求我們精確的計算出來,所以我們只需要掌握常見的估算比較方法,如特征數字法,有效數字法,錯位加減法等,就已經可以完全應對我們的考試了。
中國教育專家認為,只要將這“三虎”拿下,剩下的就只需要熟練即可,最終在考試中拿到資料分析80%的分數易如反掌。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