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地理-學科專業知識《中國的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
一、“V”形谷
(一)形成
河流流經山區,水流侵蝕河谷巖石,使河谷兩岸巖石崩解,形成“V”形河谷。屬于河流侵蝕地貌(黃土高原表面的千溝萬壑、長江三峽、瀑布也屬于流水侵蝕地貌)。
(二)特點
“V”形谷深度大,岸壁較陡,谷底狹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見巨大石塊和卵石。
二、沖積平原
(一)形成
河流流出山地,進入平原地區,地形平坦,流速變慢,泥沙沉積,形成沖積平原,屬于河流堆積地貌。
(二)特點
河谷兩岸一般發育較為寬廣的沖積平原。沖積平原多是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
三、牛軛湖
在地勢平坦地區,常??吹匠?ldquo;S”形彎曲的河道,即河曲。洪水泛濫時,河水可能沖斷河曲的頸部,使彎曲部分與河道分離,形成牛軛湖。
四、三角洲
(一)位置
河流的河口段——河流的終段。
(二)形成
在河流入?;蛉牒帲魉僮兟?,泥沙淤積,多發育三角洲,屬于河流堆積地貌。
(三)特點
三角洲和沖積平原地勢低平,組成物質較細,適合農耕。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