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河北省公務員考試公告在哪里看?
2026河北公務員考試公告暫未發布,根據往年經驗,河北公務員考試公告在河北省公務員考試專題網站(http://www.hebgwyks.gov.cn)上發布,2026年公告具體發布網站以官方公告為準,大家也可以關注中公教育。
下面是歷年河北省考公告發布網站,考生可參考:
公告發布時間 | 公告發布網站 | 公告詳情 |
2025年2月6日 | 河北公務員考試專題http://www.hebgwyks.gov.cn/ | 2025河北公務員考試公告 |
2024年2月6日 | 河北公務員考試專題http://www.hebgwyks.gov.cn/ | 2024河北公務員考試公告 |
2023年1月28日 | 河北公務員考試專題http://www.hebgwyks.gov.cn/ | 2023河北公務員考試公告 |
2022年2月22日 | 河北公務員考試專題http://www.hebgwyks.gov.cn/ | 2022河北公務員考試公告 |
2021年3月1日 | 河北公務員考試專題http://www.hebgwyks.gov.cn/ | 2021河北公務員考試公告 |
2025河北公務員招錄的范圍和條件(僅供參考)
(一)范圍和對象
從符合條件的以下人員中招錄:
1.普通高等學歷教育2025年應屆畢業生。
2.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學位人員。
3.具有《法律職業資格證書》且報考各級法院、檢察院要求具有此證書職位的人員。
4.具有河北省常住戶籍或高考生源地為河北省的其他人員,戶籍以報名首日(2025年2月8日)戶口所在地為準。“服務基層項目人員”“退役大學生士兵”可視為具有其服務地、服役地戶籍;報考者配偶、父母、岳父母、公婆如有河北省常住戶籍的,報考者可視為具有其戶籍。
以下人員不在招錄范圍:現役軍人,公務員及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工作人員(含試用期人員),普通高等學歷教育(非在職)在讀學生(其中2025年應屆畢業生除外)。
(二)資格和條件
報考者須具備下列條件: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年齡一般在18周歲以上、35周歲以下(1989年2月9日至2007年2月8日期間出生);2025年應屆碩士及博士研究生(非在職)年齡可放寬到40周歲以下(1984年2月9日以后出生)。其中,報考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職位的,年齡一般不超過30周歲(1994年2月9日以后出生),應屆碩士及博士研究生(非在職)和報考法醫職位的,一般不超過35周歲(1989年2月9日以后出生);報考司法行政部門監獄、戒毒所、管教所一線干警職位的年齡一般不超過30周歲(1994年2月9日以后出生),2025年應屆碩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職)及報考獄醫、心理矯正等特殊職位的一般不超過35周歲(1989年2月9日以后出生)。
3.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符合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國人部發〔2005〕1號文件印發、人社部發〔2016〕140號文件修訂)。報考公安、監獄、戒毒所、管教所人民警察職位以及法院、檢察院司法警察職位的,還須符合公務員錄用體檢特殊標準(人社部發〔2010〕82號文件印發)。另外,報考公安機關、省司法廳監獄系統人民警察職位和檢察院系統司法警察職位的,還須達到國家規定的體能測評標準。
6.具有符合職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7.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通過自學考試、成人教育、網絡教育、夜大、電大等非普通高等學歷教育形式取得學歷的人員,須于報名前取得相應畢業證書和職位要求的學位證書;普通高等學歷教育<非在職>應屆畢業生,須于2025年7月底前畢業取得相應畢業證書和職位要求的學位證書;在國<境>外取得學歷的人員,須于2025年7月底前完成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學歷、學位認證)。
8.具備報考職位所要求的其他具體資格條件(見《招錄職位及報考資格條件一覽表》附件1)。
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員、被開除中國共產黨黨籍的人員、被開除公職的人員、被依法列為失信聯合懲戒對象的人員、在各級公務員招考中被認定有舞弊等嚴重違反錄用紀律行為的人員、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工作人員被辭退未滿5年的,以及法律法規規定不得錄用為公務員的其他情形的人員,不得報考。
報考者不得報考錄用后即構務員法第七十四條第一款所列情形的職位,也不得報考與本人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人員擔任領導成員的用人單位的職位。
(三)相關職位資格條件說明
1.職位條件中“服務基層項目人員”是指:2025年當年服務期滿且考核合格的“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三支一扶”計劃、“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人員。“服務基層項目人員”名單由省級主管部門提供。
2.職位條件中“退役大學生士兵”是指以下兩類人員:一是從河北省應征入伍、2024年服役期滿退出現役,入伍前取得普通高等學歷教育大學??埔陨蠈W歷的退役士兵;二是大學期間從河北省應征入伍、服役期滿退出現役后復學,2025年應屆畢業的普通高等學歷教育大學??埔陨蠈W歷的退役士兵。
3.職位條件中的“縣鄉事業編制人員”是指:本縣縣鄉事業編制(不含學校、醫院)在崗滿5年人員,在崗計算時間截至2025年2月。
4.職位條件中的“基層工作經歷”是指:在縣(市、區、旗)、鄉(鎮、街道)黨政機關,村(社區)黨組織或者村(居)委會,以及各類企業、事業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不在此列)工作過。在軍隊團或相當團以下單位工作的經歷,退役士兵在軍隊服現役經歷,可視為基層工作經歷。應屆畢業生在校期間的社會實踐(實習)經歷,不能視為基層工作經歷?;鶎庸ぷ鹘洑v計算時間截至2025年2月,此前累計工作時間每達到12個月計為1年。其他有工作經歷要求的報考資格條件,工作經歷時間計算方法同上。
5.職位條件中的“2025年普通高等學歷教育應屆畢業生”是指:列入國家統一招生計劃,7月底前取得普通高等學歷教育學歷學位的2025年應屆畢業生。2024年8月1日至2025年7月31日期間取得國(境)外學歷學位并完成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學歷學位認證的留學回國人員,可以報考該職位。
2026年河北公務員考試還未開始,但是的備考時間就是現在,建議考生提前備考,備考小技巧供考生參考:
提出對策能力作為申論考試中考查的重要能力之一,近年來在國省考中考查的頻率正在。各位小伙伴也經常說,自己在面對提出對策題時感到有些“堵塞”,從審題到作答都有些難以下手,今天中公教育就為各位備考的考生們提出幾點小建議:
一、審題過程中
1.要注意作答的主題。通過整理近幾年國考申論中的提出對策題目,可以發現題目所涉及的話題基本都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2020國考要求考生“如果你是沙洲市市場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請根據給定資料4分別梳理三個市場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到2021國考要求考生“請你根據給定資料4,對Z市人行道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并提出解決建議”,可見,現在申論考試更多關注考生是否具有解決老百姓的急難愁盼問題基本辦事能力,這也為我們作答具體對策內容指明了方向。
2.要明確作答的問數。當前的提出對策類題目在考查形式上常見兩種,一是一題一問,只寫對策;二是一題兩問,概括問題+對策,或是概括原因+對策。具體如何區分是一問還是兩問可以從以下角度判斷:(1)題干中出現“并、及、和”這類連接詞;(2)要求有提到“問題概括全面”之類對問題、原因等內容的要求;其三,題干中問題不明確,如“給定資料中提到了當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可考慮用少量篇幅簡單概括問題。
二、作答過程中
1.要有問必有答。在作答過程中,要盡量將原材料中的問題找準找全,并每一個問題都有對應的對策可以加以解決,如原文中只給出了問題而未給出解決對策,那么要通過反推的方式自行擬定;如原文中的問題也有原文可以部分解答,那么我們需要對原文中的對策進行適當補充完善;如原文中的問題可以用原文全部解答,那么直接照抄即可。
2.盡量總結小標題體現概括性。各位考生在作答時盡量不要只滿足于抄寫原文,盡量通過小標題體現自己的宏觀性和概括性,體現整體作答的詳略得當。常見的小標題如“加強宣傳引導”、“完善法律法規”、“加強監督管理”、“建設人才隊伍”、“申請資金補貼”等,都是提出對策題中可以運用的內容。
一、定義判斷。每道題先給出定義,然后列出四種情況,要求你嚴格依據定義,從中選出一個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該定義的答案。注意:假設這個定義是正確的,不容置疑。
請開始答題:
1.“過渡理由”效應是指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們心中原有的內在理由而成為行為的支持力量,從而行為由內部控制轉向外部控制的現象。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各項中不符合“過渡理由”效應的是( )。
A.由于受到輿論的壓力才迫使自己的行為符合道德規范的人,輿論壓力一旦失去,他的行為也會自然地超出道德的范圍
B.某研究所研究員小張干一行愛一行,刻苦鉆研業務,將研究工作變成自己的興趣所在,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
C.處于管理崗位的人會發現獎勵的刺激會在某種程度上促使員工保持高漲的熱情,但是如果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保持不變,一旦失去外資獎勵或者獎勵無法滿足員工的需要時,結果就會反而不如從前
D.一位老人把附近吵鬧的孩子叫到一起,告訴他們誰叫的聲音越大,誰得到的報酬就越多,到孩子們已經習慣于獲取獎勵的時候,即不再給予報酬,結果,孩子們對大聲吵鬧失去了興趣,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聲吵鬧
2.受歡迎的公眾指的是組織盼望與其建立和發展關系,對方也有相應的需求,主動與組織建立關系的公眾。被要求的公眾是指組織單方面希望建立和發展關系,而對方則缺乏相應的熱情,需要組織去努力爭取的公眾。不受歡迎的公眾是指組織方面不愿接觸,力圖躲避,但對方想建立和發展關系并窮追不舍的公眾。
如果我們把企業看做是組織的話,對于企業來說,不受歡迎的公眾是( )。
A.政府主管部門
B.慕名而來的應聘者
C.企業的競爭者
D.揭發企業不法行為的記者
二、演繹推理:每題給出一段陳述,這段陳述按假設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據這段陳述,選擇一個答案。注意:正確的答案應與所給的陳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說明即可以從陳述中直接推出。
請開始答題:
3.某市為做好全市政府系統政務督促檢查,實現政務督查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明確規定政務督查工作的主要任務是:(1)上級和本級政府及政府各部門重大決策、重大工作部署的貫徹落實情況;(2)上級和本級政府及政府各部門下發的重要文件的貫徹落實情況;(3)本級政府及政府各部門重要會議決定事項的貫徹落實情況;(4)上級機關和本級黨委轉來的批辦件、督查件的落實情況;(5)上級和本級政府領導批辦件和交辦事項的落實情況。
根據上述規定,下列各項中屬于該市所轄某區政府督查工作的任務的是( )。
A.市長親自交辦的該區貧困兒童洋洋減免學費事項的落實情況
B.市政府召開的凈化中小學校園周邊環境會議決定的貫徹落實情況
C.該區東湖社區開展的潔凈社區——消滅非法小廣告行動落實情況
D.市委下發全市黨員進一步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重要文件的落實情況
4.授權性法律規則是規定主體可為或可不為一定行為以及要求其他主體為一定行為或不得為一定行為的規則。授權性法律規則是主體享有法定權利的依據,而且該類法律規則具有可選擇性,主體可以行使授權性法律規則所賦予的權利,也可以放棄行使該權利。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各項中屬于授權性規則的是( )。
A.我國《憲法》第35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B.我國《憲法》第5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
C.我國《刑法》第53條規定:“對于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應當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D.我國《刑法》第119條規定:“破壞交通工具、交通設施、電力設備、燃氣設備,造成嚴重后果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過渡理由”效應定義的關鍵信息是:行為由內部控制轉向外部控制。A項行為是內部控制轉向外部的輿論壓力控制,符合定義;B項是先干一行而后愛一行,由外部的工作導向轉向內部的興趣導向,與定義不符;C項員工的熱情由內部控制轉向外部的獎勵控制,符合定義;D項孩子吵鬧的行為由內部控制轉向老人的獎勵控制,符合定義。故答案選B。
2.【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D項企業不愿接觸、力圖躲避,但記者卻試圖與企業建立聯系,屬于不受歡迎的公眾。A項是被要求的公眾,B項是受歡迎的公眾,C項企業和企業的競爭者都沒有建立和發展關系的愿望。
3.【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A項符合(5);B項是上級政府召開的重要會議,不屬于政府督查工作的任務;C項東湖社區不是政府;D項市委屬于上級黨委,而不是上級政府部門。
4.【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定義的關鍵詞是“可選擇性”。B、C、D三項顯然都不具有可選擇性,只有A項所規定的權利才可以選擇行使或不行使,屬于授權性法律規則。
(責任編輯:李明)